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。(推荐学习:MySQL视频教程)
人工管理阶段
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。
没有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
只有程序的概念,没有文件的概念
数据面向程序
由于在这一阶段,计算机主要用于计算,并不存储数据。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存储设备,软件工程也不成熟。数据和程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,即一组数据对应着一个程序。
文件系统阶段
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磁盘上。
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
文件组织呈现多样化
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,可以重复使用。
经过技术的发展,出现了存储设备。并且软件工程也得到了发展,出现的文件系统是专门用于管理外存的数据的。而文件系统的出现的意义是将数据独立开来,使数据不依赖某个特定的程序。
但是,当数据量不断扩大时,文件系统就显露出了三个缺陷
1. 数据冗余:因为每个应用程序都对应着一个文件,由于这些文件缺乏联系,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。
2. 数据不一致:这是用于数据冗余问题引发的一个问题,当进行数据更新操作时,修改了某个文件的数据可能造成另外一个文件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。
3. 数据联系弱: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的。 为了解决文件系统所出现的问题,对数据更高级、更有效的进行管理。出现了数据管理系统,这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数据库技术。
数据库阶段
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
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
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
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
数据库的恢复
数据库的并发控制
数据的完整性
数据的安全性
在数据库阶段中,我们将应用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了开来,当数据库提供了统一的应用程序的接口。使得应用程序改变时,不需要关心数据库;当数据库改变时,不需要考虑应用程序。并且数据库也提供了许多防止应用程序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,损坏等问题。
更多MySQL相关技术文章,请访问MySQL教程栏目进行学习!
以上就是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名铺123其它相关文章!